来源:网易 时间:2013-07-25
7月24日,江津区双福新区管委会斜对面的一座青砖楼外,67岁的退休农技员杨德林倚门而望。10多年前这个时候,总会有一名穿老头衫、肤色黝黑的老人出现在门口,行李一放便直奔小楼旁的水稻试验田,杨德林已经养成了年年在这里等他的习惯。
这位老人,便是全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皇冠体育,皇冠体育app皇冠体育,皇冠体育app周开达,这座小楼是他于1986年亲自建起来的杂交水稻试验站。
但他再也不能来这里了2013年7月20日上午,周开达因病在川大华西医院去世,享年80岁。
在家乡建起了杂交水稻试验站
因城市扩张,这个试验站早已撤销。两楼一底的小楼也经过翻盖,但新修的三楼窗户下方,“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江津试验站”几个大字仍隐约可见。
周开达的师弟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57级学生、原江津农牧渔业局副局长曹辉鹏告诉记者,这16个字是周开达手书,这个试验站也是他亲自提议建起来的。
曹辉鹏说,周开达是原江津县先锋乡晓堂村人,从小经历饥荒,没少挨过饿。上中学时,原本考上了江津一中的他因交不起几担大米当学费,转而报考了学费更低的农业职中。
上世纪50年代初,他担任过双河乡生产干事。在这里,他曾用几个瓦罐、水缸试种水稻种子,搞水稻育种,看能不能通过培育水稻优良品种提高水稻产量,让乡亲们不再挨饿。
但他的试验没能在双河乡进行多久。1956年,周开达所在单位鼓励在职干部考大学,他通过认真复习,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留校,后调到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从此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
上世纪80年代,他负责四川省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推广项目,由于江津是当时的重点推广县之一,每次检查验收周开达都亲自到场。来的次数多了,周开达便建议在双河乡建一个杂交水稻试验站。
曹辉鹏帮他到处奔走,终于在1986年建起了一楼一底的试验站,试验站旁还有20多亩试验田。原本担任双河乡农技员的杨德林被指定负责这个试验站,成为周开达在江津的工作伙伴。
让杂交水稻在重庆大规模推广
试验站建起来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冈型、D型杂交稻的品种选育、亲本繁殖、生产性示范、区域性适应以及再生稻繁殖等科研项目。在四川雅安、宜宾、自贡等地都建有相同的试验站。周开达每年常到这些试验站查看,一路乘火车、转汽车直到江津。
在杨德林的记忆中,每年七八月份水稻进入抽穗结实期,是试验田最忙的时候,测产、选种等环节要在这两个月内完成。这个季节周开达也来得特别勤,常在烈日下下田,工作近3个小时才休息。
从水稻播种、移栽一直到抽穗、扬花,每年周开达会来江津试验点六七次,每次来都一头扑到工作上。
当时,经过10多年的系统研究,周开达和他的团队已经培育出了冈型、D型杂交稻,并在四川推广,但在重庆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因为重庆人习惯在清明前后进行水稻播种,这样,水稻抽穗、灌浆正逢高温伏旱天气,产量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开达提出采取提前水稻播种时间的方式来避过高温伏旱天气。
在周开达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上世纪90年代初,重庆开始大规模推广杂交稻,其中他们研制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占据了当时推广杂交稻品种的“半壁江山”,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左右,而此前,重庆本地常规稻亩产仅为400公斤左右。
手把手带出重庆水稻育种队伍
现任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贤勇从上世纪90年代初,便跟随周开达开始杂交稻育种研究。
当时,重庆正开始大规模推广杂交水稻,在重庆市作物研究所工作的李贤勇还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小毛头”,而周开达已是西南地区杂交水稻育种学术权威。李贤勇回忆,对于“小毛头”们的诸多问题,周开达从来都是耐心地一一解答,手把手地教授技术,大热天也亲自下田给他们做示范。他常对科研人员们说:“搞水稻育种,是沙中淘金、海底捞针,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来不得半点浮躁,不要想三年五年就出成绩,要有长期吃苦的准备。”
“可以说,当时重庆的水稻育种科研人员,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李贤勇说。不仅如此,当李贤勇和他的同事们需要育种材料时,周开达总是让他们到江津试验田里自取,从不保密任何技术、也从不收取转让费用。
“对家乡不能提任何条件。”周开达经常这样告诉李贤勇,“我是重庆人,怎么帮重庆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