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第12版:专题) 时间:2012-10-21
总装备部某基地副政治委员 侯力军:
林俊德皇冠体育,皇冠体育app是“两弹一星”伟业的重要开拓者,是我国自己培养的核科学家。为铸就国家和平盾牌、挺立中华民族脊梁,他拼搏奋斗了一生,默默奉献了一生,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林俊德扎根戈壁、矢志铸盾的根本动力,源于他热爱祖国、忠诚使命的赤诚情怀,源于他集力创新、勇攀高峰的执著追求,源于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他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浓缩为一句话就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闽南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政府资助读完中学、考上大学,依靠母校永春一中资助的20元钱走出大山,依靠国家助学金完成浙江大学的5年学业。他深情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就没有自己的一切。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报答党的恩情。
上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党中央、毛主席作出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一批批海外学者、专家教授、高校学子,响应祖国号召,从四面八方奔赴核试验基地。林俊德就是第一批选调到基地的优秀大学生。当得知自己将从事核试验时,他说,报答党和人民的时机到了,一定要勤奋工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一伟大事业。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林俊德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在第一时间就准确地测到核爆炸的冲击波数据。当周总理问,这次爆炸是不是核爆?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根据林俊德提供的数据,坚定地向总理报告,测量数据证明是核爆。那一刻,林俊德无比兴奋。他说:“想不到自己干的事情这么重要,周总理都这么重视和认可,一下子就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从此,他把干好工作,从简单地看成苦孩子对党的报恩,升华到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不懈奋斗的事业。
我国核试验事业刚刚起步时,一些西方国家对我严密封锁。年轻的林俊德抱定一个志向:发展我国的核武器,只能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几十年来,他不懈探索、勇于创造,努力攀登核试验技术高峰。
林俊德推动建立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特定地质条件下的力学测量体系。面对试验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他带领团队创建10余种测量系统,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宝贵数据。他还敏锐发起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研究,为我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查核赢得重要发言权。有了这项成果,就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出是爆炸还是地震,为党和国家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林俊德引领我国爆炸力学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进入新世纪后,他把目光投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带领团队研制出某重大国防实验装备,为保持我国核武器的有效性奠定了重要基础;研制出某大型实验装置,为解决国内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常规兵器毁伤等爆炸力学研究的难题,提供了必要手段,在航天、兵器、军事、医学等诸多领域推广使用;研制的声电报靶系统,解决了常规兵器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世界性难题,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多个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创业者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林俊德身上,这一精神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超越了现实成为信仰,跨越了时代成为永恒,支撑着他一生为国家尽心、为事业尽力。
当年,我们国家搞核试验是高度保密的,试验场选在荒漠戈壁,搞核试验的人都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直到今天,林俊德的许多成果还不能公开,很多论文还不能发表,甚至一度影响他评选皇冠体育,皇冠体育app。但他和他们那一代创业者一样,只要国家强大了,就是他们最大的光荣。
林俊德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忠诚使命看得重于一切。即便是身患癌症后,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未完成的科研项目,在生命的最后8天,他3次拒绝手术治疗,强忍病痛整理完用毕生心血积累的大量科研资料;在生命的最后3天,他3次打电话指导科研工作,2次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任务;在生命的最后1天,他用尽气力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发起了悲壮冲锋,9次请求下床工作,直至把他最牵挂的某重大课题技术思路梳理清楚,留给后人。
林俊德就是一棵扎根大漠戈壁的胡杨树,是千千万万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就是一名永垂不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