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妙兰 张思玮 王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13
郭应禄
医者,首先应该树立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也就是要爱国家、爱集体、爱专业、爱病人。从医50多年来,郭应禄一直本着“四爱”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救治了无数患者。
■本报记者 武妙兰 张思玮 王璐
“这个奖项与其说是对我个人的奖励,还不如说是对我国整体泌尿外科的肯定。”前不久,在第35届国际泌尿协会(SIU)大会上,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科带头人、皇冠体育,皇冠体育app皇冠体育,皇冠体育app郭应禄获国际泌尿协会终身成就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如是说。
“风雨”无阻 带领泌尿外科发展
“中国的泌尿外科事业,应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正是在吴阶平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的泌尿外科才开始萌芽发展。”
1956年,大学毕业后的郭应禄,有幸在吴阶平的系统外科教研组工作。在与吴阶平的朝夕相处中,郭应禄在学术和临床上,对泌尿外科专业有了深入的理解,吴老的医德、医道、为人更是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
不过,泌尿外科发展的好景不长。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国内各类研究几乎都停滞不前,泌尿外科也同样遭遇了严重危机。
“但以吴阶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还纷纷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建立泌尿科。”郭应禄说,再强的“风雨”也没有浇灭恩师和他心里那团为泌尿外科熊熊燃烧着的“火”。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随着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泌尿外科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听到卫生部要成立中国第一个泌尿外科研究所的消息,郭应禄内心的那团“火”更旺了。尽管当时他还是一名普通医生,但在老师吴阶平的鼎力支持下,他四处奔走,献计献策,并将一批流散到边远地区的专业骨干医生调回北京,迅速充实了研究所的人才队伍。同时,他还多方面筹集资金以支持研究所的发展。最终使我国第一个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得以创建。
就这样,在吴阶平带领下,泌尿外科研究所从北京医科大学一个大外科下只有3张病床的泌尿科,逐步发展成为现在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国内首屈一指的泌尿外科研究所。
随后,郭应禄带领研究所人员接连开展了经尿道手术、经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和腹腔镜等微创手术。1991年,他主编了国内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专著。
同时,针对性病和男科学疾病治疗不规范,江湖游医不法行为猖獗的情况,郭应禄于1999年又创立了北京大学男科病防治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开展科学的诊治工作,以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
患者的需求永远是郭应禄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方向。近年来,泌尿和男性生殖系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建立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研究和医疗机构,联合国内外一流专家,共同攻关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难题,无疑会推动中国泌尿外科疾病研究和医疗水平的发展,造福于人类。
于是他多方努力,积极奔走,于2007年经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原)卫生部批准成立了国家泌尿和男生殖系统肿瘤研究中心和卫生部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医疗中心,旨在建立一个现代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肿瘤研究平台,推动国内外同道的深入合作,从而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数据库、组织库、血清库,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泌尿、男生殖系肿瘤诊疗规范以及标准化的临床诊疗方案和手术技术,为防治和攻克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作出应有的贡献。
谈及目前我国泌尿外科的整体发展水平,郭应禄表示,“现在我国大城市、大医院的泌尿外科医生的水平并不亚于国际水平,但是一些边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医院因为受各种因素限制,泌尿外科医生水平仍比较有限。”
对此,郭应禄希望,“尽快开展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缩小地区间医生的差距。力争到2020年,真正实现我国泌尿外科水平跻身国际领先行列,这就是我们泌尿外科的‘健康中国’梦。”
聚力人才工程 培育“良将勇士”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人才青黄不接的阶段,泌尿外科也难脱人才紧缺的尴尬境地。为了使我国泌尿外科持续、快速发展,郭应禄于1995年创办了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中心,负责全国泌尿外科继续教育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1997年,在郭应禄的倡导下,培训中心启动了泌尿外科“人才工程”,在全国培养了多批专业骨干,为提高我国泌尿外科的整体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就在泌尿外科“人才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一个更宏伟、更远大的目标又开始在郭应禄的脑海里闪现了。“要想让我们的泌尿外科走向世界,仅有一线干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领军人物,要有一批能与世界级大师对话的英才。”
于是,2002年,在郭应禄的推动下,针对全国泌尿外科领域的主任医师及博士生导师开展的大规模培训——“全国泌尿外科将才工程”又拉开序幕。
按照规划,“将才工程”每年都会向境外派送国内近100名泌尿外科主任级人员做短期学习,同时在国内举办博导培训班,所有培训均免费实施。据了解,至今已有800余名学员通过“将才工程”分别到美国、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培训。
郭应禄表示,“将才工程”的学员通过到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不仅学到了先进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手术技术,更看到了国外泌尿外科专家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我们与他们在管理和学术上的差距,这也更加坚定了这些学科带头人积极进取的信念。
而这一工程不仅是全国医学界继续教育领域的一个亮点,更让世界认可了中国泌尿外科领域的发展。
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的Patrick Walsh教授是美国泌尿外科界的泰斗,“将才工程”启动后,郭应禄通过多方努力选派了国内十几位博导来到他的科室学习。最初,Walsh教授对中国泌尿外科的整体水平观感平平,但几番学术探讨后,Walsh教授大为吃惊:“没想到中国医生英语这么好、专业水平这么高,还特别能吃苦,并且能同时派18位科主任来我这里学习,这在美国都是无法办到的。”
如今,郭应禄又开始思考泌尿专业人才培养之路,那就是进行“专科医师培训”。“这是缩小地区差距,使学科在高水平起点上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拓一个领域,需要的是人才;发展一个领域,需要的也是人才。通过不断的人才培养,才能实现我国泌尿外科在本世纪‘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郭应禄内心笃定。
怀“四爱”精神 践行医者使命
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仅只具有精湛的医术,郭应禄更强调要有崇高的医德,“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因为医者的本分就是让老百姓活得更健康、活得更好。”
“医者,首先应该树立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也就是要爱国家、爱集体、爱专业、爱病人。”郭应禄说。从医50多年来,郭应禄一直本着“四爱”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救治了无数患者。
现在,已85岁高龄的郭应禄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他每周坚持出门诊,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参与院内外保健会诊任务,诊治疑难病例等。
作为中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样机的研制者及应用者,他一直致力于推广临床适宜技术,希望能够让更多患者得到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更省钱的治疗手段。
采访中,郭应禄特意给记者介绍了《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一书,“目前,我国很多中老年人都有前列腺增生的疾病,而这个术式是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经济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方法。”
据了解,该手术在2000~2011年间,共实施了1000多例,其远期治疗效果不亚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方法的治疗效果。
此外,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北京郭应禄泌尿外科发展基金会”在2010年成立。“基金会并不大,但我们希望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助贫困患者治疗疾病,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推动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等。”郭应禄说,在此背景下,基金会启动了“创新惠民工程”,旨在让越来越多的医院能够开展这一术式。
作为我国腔内泌尿外科的奠基人,郭应禄还一直希望,腔镜手术这项出血少、创口小、恢复快的技术能够惠及更多百姓。“最近,基金会就支持了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孙颖浩发起的一项‘顶天立地——泌尿腔镜中国行’的活动。”郭应禄希望,该活动不仅要在国内举行,还要沿“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希望‘创新惠民’能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点贡献。”
重科研探索 倡导治疗前移
除了在临床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学科发展上积极培养泌尿外科的“主力军”,在科研的道路上,郭应禄也依然在不断求索。
近年来,以能量为标记的机械生物力学对生命现象的影响受到了世界科学界的广泛重视。2011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白皮书,指出以生命科学、物理学、工程学为交叉的融合科学是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
在此背景下,郭应禄一直在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这个契机,积极参与其中,努力成为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的领导者呢?”
微能量医学的进步,使得郭应禄意识到,这正是我国科研界的又一次机遇。
在郭应禄看来,微能量医学是利用体外设备产生机械波或电磁波对疾病或亚健康状态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科学,融合了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具有重大的转化医学价值。
“相比于普通医学只能在疾病症状出现后才能诊断,微能量医学只要捕捉到人体内能量磁场的微弱变化,就能够在症状出现之前,超早期发现人体异常状况,并能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将其对人体的损害降到最小。”郭应禄说。
作为融合科学的范例,微能量医学将是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的另一类治疗领域。“它不仅可治疗明确的疾病,还可能与基因组结合做疾病的预测,将治疗前移,做到疾病预防和进行亚健康治疗,这将是健康事业的革命性进展。”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郭应禄一直强调,无论医学如何进步、技术如何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救治病人。“医生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感、责任心和亲人情,不断将这些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让广大老百姓过得更好。在13亿人民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医者应认真考虑能做的工作,最终使进入小康的13亿人民看病更方便,享受的医疗水平更高,健康状况更好。”